【翻译】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孔子说:“子路,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道’。”
先生说:“由呀!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你知道你所知,又能同时知道你所不知,才算是知。”
孔夫子的话,简单看,有简单的答案;复杂看,有复杂的玄妙!
子路,名由,叫仲由。诲,指教诲。女,同汝。是知也,这里的“知”指智慧。
简单看。孔夫子对子路说,我教你的东西懂得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意思是,做人做学问要实事求是,懂了就说懂,不懂就说不懂,千万别不懂装懂,蒙蔽他人,糊弄自己。这话,好像老师下课的随口一问,就这么简单。当然,为什么老师问子路呢?可能是看出子路有不懂装懂的倾向,故意点他一下。南师一句话,说得很透,“对不起......我不懂。这是最高的智慧,也是最高的礼貌。”
复杂看。第一句就有玄机,孔夫子说的是,我告诉你“什么是知”。在哲学范畴里,这个“知”属于认识论,对世界万物怎么认识的问题,是个很大的命题,说了几千年也没整明白。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被神誉为最智慧的人,他自己实在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智慧,为此遍访那个时代的智者,结果发现他们一个一个都自以为知道很多东西,可事实上一经提问,要么百般狡辩,要么哑口无言。他才明白,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原来这就是智慧所在。
孔夫子这里提到的“知”,上升到对世界的认识,他的观点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意思是,可以知道的知道,不可能知道的就不知道,指的是人类认识的有限性。
人类总是自以为聪明,自有文明以来,逐步构建了一套严密精细的知识体系,看似囊括了世界万物,实则许多认识都是“每以不知为知,以不可知者为必可知”,力求弄清楚一些不可能知道的事物。比如,上帝创世,世界本空,盘古开天地,这些解释就是不知强知,不知道世界哪来的、人类的起源,时间空间是什么,硬整出一套逻辑。李泽厚说,“既是常人陋习,也是‘教主’通病。”孔夫子为什么高明,他不当宗教的教主,是哲学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很坦然,很平实。
钱穆解释说,“人类必先有所知,乃始知其有不知。如知马,始知非马,但不知其究为何物。”这话说得好,初看有些懵,再看则是当头一棒。比如,人们都知道马,知道了马,也就知道了什么不是马,可回过头来再拷问自己,马到底是什么,属于什么科,有哪些种类,习性如何,马有没有思想、会不会思考,等等,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才发现自己压根不知道什么是马。别惊讶,就是这么震撼!平常人对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只要深入问三个问题立马说不清楚了;即使是专家学者,对钻研的事物,更深入地问三问,也搞不清楚,终归是“但不知其究为何物”。
综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管简单说,还是复杂说,归根一点“人贵有自知之明”。对宇宙、世界、自然、生命,始终保持虔敬之心,认识到人类自身的渺小,防止妄自尊大、忘乎所以,带着敬畏心生活。在为学、从政、做人、修身、处事等方面,实事求是,老老实实,始终保持真实本性,知识无涯,不知不为过,不懂不是错,承认无知是大智慧,不耻下问,虚心求教,勤奋学习,力求日有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