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国家建立环境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监测机构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并对其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
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通过经济手段激励各地区保护生态环境。
国家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等的保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调查、监测、评估和修复制度。
国家建立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国务院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有关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法律规定,对排放污染物的单位或个人提出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排放方式、排放去向等要求,并颁发排污许可证,作为排污单位或个人排污的法律凭证。
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进行预测、评估和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制度。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向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一定费用的制度。
对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实行定量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出评价的制度。
对集中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在适宜地点集中建设污染处理设施,并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的制度。
对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企事业单位,责令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使污染物排放达到治理要求的制度。
企业需遵守的国家及地方环保法规,确保各项生产活动合法合规。
制定废弃物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理的规定,确保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置。
推行节能措施,优化能源使用,降低碳排放。
定期开展环保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意识,营造绿色企业文化。
设立环保指标,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员工参与环保工作。
这些机制共同构成了我国环境保护的框架,旨在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全面系统地保护和管理环境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