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百科

首页 > 实时讯息 >

如何建设特色校本课程?全国各地的小学校长们有这些看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01:17:00    

4月18日,“国培计划”示范项目——第二十一期、二十二期全国小学优秀党组织书记校长高级研究班践行教育家办学理念与实践活动在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和悦小学(下称“和悦小学”)举行。

活动由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国小学优秀党组织书记校长高级研究班学员、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结对学校校长代表及花都区部分小学校长代表分享交流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经验,不少学校都呈现出对不同阶段学生的针对性设计。

2023年5月教育部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明确在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规划行动中,各校要因校制宜规划学校课程及其实施,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健康成长为目标,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建设校本课程。

浙江省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总校长杨凌英分享了其学校的科学校本课程体系。她表示,科学校本课程的设计需要关注学生认知的阶段性目标及其生活实际需求,学校从科学知识探索、科学知识普及和科技创新三个层级开发系列课程。

一二年级主要通过趣味性游戏激发学生科学兴趣,三四年级通过项目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学生会经历观察、分析、研究、论证整个的学习过程,五六年级则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创新意识,带领学生综合各种能力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在三个层级的课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希望学生逐渐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他既是学校科学教育空间的建设者,又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科学创新的实践者。”杨凌英说。

“所有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课程都是好的,课程不应该表面化。”西安高新第二小学“名校+”总校长马东介绍,学校在每个年级都有一个专属的综合性课程,所有学科自然融合共同参与,比如一年级的入学课程、六年级的毕业课程。此外,学校还采用项目负责制,项目经学校同意后,教师作为负责人可自主决定其课程开展情况、预算、人力等,“这也极大提升了学校教师的动力与获得感”。

广州市花都区都雅小学靠近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校长卞小娟认为,学校办学应考虑自身师资和学生特征,充分整合利用各异的地缘资源。她介绍,学校主动挖掘湿地的核心价值——保护与生长,将其与学校文化价值结合,开发具有独特精神内涵的学科课程体系,“现在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性学习过程,应注重学生本位,课堂文化的引领便是其重要方式”。

和悦小学校长陆常波介绍,学校校本课程覆盖了传统文化阅读、艺体教育、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等多个领域,其“自然和悦”教育理念主张让学生的自我与社会形成和谐关系,构建外部良好育人生态,内部追求人的自我完善,“我们将‘自然和悦’的理念融入课程体系,希望每个学生在自身独特的发展轨道中认识、欣赏并完善自己”。

现场,和悦小学还通过一堂长方体表面积练习课展示了学校“切片式”主题教研方法,即选取课堂典型教学片段,运用评价量表等科学方式进行分析与研讨,最终在此基础上实现改进。“新课改强调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致性,因此切片研究不仅分析教师的教,还更关注学生立场的学。”陆常波说。

南方+记者 谢望海

图片来源于和悦小学

【作者】 谢望海

广州教育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