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科院之声】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李汉杰团队在人体外周神经系统内发现了小胶质细胞,刷新了过去科学界认为这种“免疫哨兵”只存在于大脑和脊髓的观点,为进一步研究外周神经系统发育及相关疾病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潜在靶点。
外周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直接包裹外周神经元胞体
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分为由大脑、脊髓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以及遍布全身的外周神经系统。作为一种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科学界长期以来认为小胶质细胞只存在于大脑和脊髓中,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免疫过程,同时也与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综合征等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2023年9月,李汉杰团队成功绘制了覆盖组织范围广、时间跨度长、采样密度高的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图谱。根据这个图谱,李汉杰团队发现人体发育早期的皮肤、心脏和睾丸等多个组织中,存在一些与小胶质细胞具有类似特征的细胞。
因此,科研人员猜想,小胶质细胞可能并非中枢神经系统独有,它们可能也存在于外周神经系统。随后,科研人员广泛收集生物样本,搭建研究体系,在人体临床样本、食蟹猴样本、猪样本的外周神经节中,观察到了一类与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具有同样形态和基因表达特征的细胞类群,通过表观组学、细胞谱系分析以及功能实验等研究手段,证实了外周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的存在。
外周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在进化上古老且与物种体型/神经元胞体大小正相关
科研人员进一步对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24种脊椎动物的外周神经节进行分析,发现外周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起源古老,至少在约4.3亿年前这类细胞就已出现在硬骨鱼类生物的演化进程中。
李汉杰表示,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慢性疼痛、神经损伤、带状疱疹等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潜在的靶点。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颖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西部首个进口生物药“细胞模型库”在川建成并投用
2025-04-11【金色热线】今年一季度,云南守信企业获“银税互动”授信超100亿元
2025-04-11永州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组团帮扶宁远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2025-04-11泽连斯基:乌技术团队将赴美磋商矿产协议
2025-04-10精湛医术解病痛,仁心仁术获赞誉——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眼科微创眼眶骨折手术获好评
2025-04-09湾区故事,家国情怀——电视剧《风与潮》主创赴澳门拜访原型后人
2025-04-09我国科研团队发现外周神经系统存在新型“免疫哨兵” | 新华社
2025-04-09亚洲首例!知名歌手同时换掉心脏和肝脏
2025-04-08亚洲首例!歌手Tank杭州完成心肝联合移植手术康复“归队”
2025-04-07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公示,甘肃的有→
2025-04-07交通运输部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在建勐关高速公路工程项目“3·2”边坡塌方事故挂牌督办
03-25新疆兵团:特色农业“种”出乡村振兴好“钱”景
03-26今日,光明日报福建日报头版头条联合发文,共赞“山海经”
03-25事发长虹路!多人被拦下!
03-25从小城驶向全球,一辆代步车的市场进阶之旅
03-26繁花与音符共舞!贵阳路边音乐会嗨唱贵安樱花园
03-25上海青浦区总工会协同各部门全面推动落实产改新举措
03-26长城基金杨建华:关注AI产业链新变化
03-26阿布扎比打造全球最完整基因数据库 挖掘DNA“数据金矿”
03-25北京今日下午阵风五六级,最高21℃,夜间高海拔山区雨夹雪
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