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国家的城市通常是车道、人行道,然后就是街边建筑。北京的道路还专门设有自行车道和绿化带,规划合理,设计长远,体现了中国的思考。”韩国全罗南道前知事朴晙莹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表示,他所看到的北京市人民悠闲、生活舒适,而中国近十几年实现的跨越式发展从城市道路建设就可以看见一斑。
朴晙莹生于1946年,媒体记者出身的他曾在金大中任内担任韩国总统府发言人,2004至2014年任全罗南道知事,其后任国会议员。
朴晙莹近日来北京旅行,他说,自己第一次来北京是上世纪90年代,那时街上大都是自行车和摩托车。现在他从酒店望向窗外,汽车比原来多得多,很少有骑自行车的,还有很多电动摩托车。
“上次来北京是2012年,那时北京还有些雾霾,天空灰蒙蒙的。我嗓子不太好,所以这次来之前特意准备了口罩,还带了管喉咙的药。但在首都机场一下飞机,呼吸到的是干净的空气,看到的是湛蓝的天空,跟13年前大相径庭。”朴晙莹说,北京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好了,真是应了那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北京,朴晙莹去了颐和园。他感慨,颐和园游人如织,美不胜收,游客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片安定祥和的气氛。现在颐和园向人民开放,但在清代,这里还是皇家的园林,而且是耗费大量财力和人力修建的。在他看来,历史文化遗迹是很好的资产,后人可以以史为鉴。
全罗南道与浙江省是友好省道,朴晙莹担任知事期间,组织了很多韩中民间交流活动,例如邀请中国学生赴韩参观。他提到,那时浙江还没有韩国企业,他看到机遇,向大韩商工会议所提出建议,渐渐便有韩企进入浙江。
朴晙莹说,国与国增进交流,对实现共同利益至关重要。不仅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民间人士也要加强交流,以此寻找两国国民间的共同利益。
2024年11月,中国首次对韩国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一时间,韩国民众特别是青年兴起了一阵“中国游”热潮。朴晙莹说,民间往来有助于两国相互理解。韩国人喜欢去上海,是因为原来的韩国宪法中有一条明确,大韩民国继承了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法统。韩国人深知,临时政府在打败日本殖民统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都想去上海看看。
“韩国人从小学习历史,知道自己国家的对外关系大部分与中国有关,其次是日本,而美国是在韩国光复后正式介入的。历史上出现最多的是中国。”朴晙莹提到,有的韩国人认为中国对韩国的关注没有韩国对中国的关注那么多,他可以理解,因为中国有众多邻国。历史上的韩中关系大部分时间非常友好,今天尽管国情不同,但地理相近、往来密切,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当前,韩国政局正处于关键时期,朴晙莹认为,接下来韩中关系也将迎来转机。韩中两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联结,只要保持互动,就会加深彼此了解和双边关系,人们必须看到这一点。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王日
韩国全罗南道前知事朴晙莹:北京有中国跨越式发展的缩影
2025-04-26开门红 看亮点|河北一季度基建投资劲增41.4%
2025-04-26花开似锦 北京这个公园化身“牡丹仙境”
2025-04-26百余款新车亮相上海车展 沪上缘何成为“首发”高地
2025-04-26突尼斯总统赛义德出席突尼斯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启动仪式
2025-04-26视觉中国发布2024年ESG报告:稳健发展、AI赋能 共筑可持续未来
2025-04-25中越海警开展2025年第一次北部湾海域联合巡逻
2025-04-25指挥中心屏幕现“男女暧昧”画面?安徽铁塔再通报
2025-04-25第六次“太空会师”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2025-04-25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跨越时空的浪漫
2025-04-24交通运输部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在建勐关高速公路工程项目“3·2”边坡塌方事故挂牌督办
03-25新疆兵团:特色农业“种”出乡村振兴好“钱”景
03-26今日,光明日报福建日报头版头条联合发文,共赞“山海经”
03-25事发长虹路!多人被拦下!
03-25从小城驶向全球,一辆代步车的市场进阶之旅
03-26繁花与音符共舞!贵阳路边音乐会嗨唱贵安樱花园
03-25上海青浦区总工会协同各部门全面推动落实产改新举措
03-26长城基金杨建华:关注AI产业链新变化
03-26阿布扎比打造全球最完整基因数据库 挖掘DNA“数据金矿”
03-25北京今日下午阵风五六级,最高21℃,夜间高海拔山区雨夹雪
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