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百科

首页 > 实时讯息 >

烟台市小学英语新教材培训暨课堂教学研讨会在龙口举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9:05:00    

大小新闻客户端3月31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李京兰)为深化“三新”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探索教材应用与学段衔接路径,3月26-28日,烟台市小学英语新教材培训暨课堂研讨会在龙口实验小学召开。

当新课标遇上人工智能,当国家级专家对话一线教师——这场集结北师大教授、教材编写专家、市教科院领导以及烟台14区县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的研修盛会,以3场专家讲座+3节精品课例+8项经验分享+1项大会总结+4项收获分享,立体化探索了“三新”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的破局之道!

龙口市教育和体育局高度重视本次会议,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市教学研究室主任赵剑锋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的四大核心亮点

顶层指导:北师大程晓堂教授权威解读新课标实施路径

本土实践:烟台3区县教师现场展示新教材应用案例

AI赋能:鲁东大学专家揭秘人工智能与英语课堂融合策略

全链条教研:覆盖"教材分析-课堂展示-评课反思-校本落地-学段衔接"全环节

专家领航篇

程晓堂教授的讲座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新课标落地的迷雾。他以一线教师常遇到的“课堂目标模糊”、“活动流于形式”等真实问题为案例,点醒了我们:英语教学不是知识的“搬运”,而是能力的“孵化”。尤其是“情境任务设计”这一抓手,让我们醍醐灌顶——原来,一堂好课可以像“设计一次旅行攻略”一样,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主动探索、合作表达。

教材编写专家韩莉丽主任通过“聚焦新教材”专题,系统拆解了教材编排的意图与教学落地方案,特别是单元主题意义探究的实施策略更是为我们指明了“新教材新课堂”的方向。

课堂实战篇

刘晓燕老师以真实情境任务为载体,将“用中学”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实践;王雪华、于建欣老师则以同单元梯度课例为依托,通过目标分层设计和全程评价体系,构建了兼具连贯性与层次性的单元整体教学框架,为一线教学提供了可鉴的实践范式。

蓬莱区大柳行小学刘晓燕老师执教三下《Unit 3 Try yourself》。

芝罘区幸合里小学王雪花老师执教三下《 Unit 4 Lesson 1 We have two bedrooms》。

海阳市实验小学于建欣老师执教三下《Unit 4 Lesson 2 We have two bedrooms 》。

授课教师说课,评课团队提出的“以学生产出反推教学设计”策略,打破了传统教学设计逻辑,强调以学生实际获得为导向优化教学过程,为课堂实效性评估提供了新视角。

蓬莱区大柳行小学刘晓燕老师《以故事为翼,让英语学习“活”活起来》——The lion and the mouse教学实践与反思。

芝罘区幸合里小学方燕燕老师《Unit 4 Lesson 1 We have two bedrooms》说课。

海阳市实验小学于建欣老师《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 提升学生思维品质》——《unit 4 Lesson 2 we piay in the living room》说课。

技术赋能篇

苏勇教授关于人工智能的分享,让我们看到科技与教育的双向奔赴。从“机械使用工具”到“智慧赋能课堂”,AI不仅是批改作业的助手,更能成为个性化学习的“导航仪”。例如,通过智能编辑单词练习小游戏,既避免了传统方式背单词的枯燥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AI将文本内容变成儿歌,朗朗上口,既降低了学习难度,又增加了趣味性...... 这些鲜活的案例,为教学创新打开了新视窗。

经验共生篇

新教材使用交流精彩纷呈

开发区第五小学房嘉琪老师分享《遇见新教材 分享“心”体会》,传递实践中的珍贵心得。

龙口市复粹学校张怡老师带来《深度赋能 激情满溢--小学英语“深度·激情”课堂的构建与思考》,探索课堂创新路径。

招远市泉山小学张瑛翠、莱州市实验小学于晶两位老师,分别进行了《趣味玩转英语 乐学提升素养》、《从“新”出发,深耕共研同成长》经验分享,呈现了新教材使用的多元实践。

多校经验交流掀高潮

福山第二实验小学王丽娟分享《“三新”背景下校本教研实践:聚力▪赋能▪生长--小学英语新教材应用小本实践》。

牟平区实验小学王丽英、芝罘区养正小学梁兰杰、莱阳市文昌小学接亚妮老师围绕学段衔接,带来语音赋能、分级阅读等方向的探索成果。

总结提升篇

烟台市教科院王芳老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点评和总结,她聚焦“三新”背景下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路径探索,指出面对教材、课标随时代之变,教育需从理念重构、课程转化、课堂变革、生态共建四方面主动求变:理念上,从“学科教学”升维至“学科育人”,摒弃碎片化知识操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课程上,实现从“教材使用”到“课程创生”,通过本土化调适、情境化展开、结构化补充激活教材,以蓬莱《The lion and the mouse》课例中多次在不同情境中提到Can they be friends?这一案例,提出“三问检验”推动教师创新;课堂上,从“知识传递”转向“素养生成”,强化语境化语用能力,结合中国文化实践、思维工具运用(如鱼骨图)等案例,阐释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落地路径;生态上,构建“多元协同”机制,借助智能技术(AI评测、VR情境)、团队共研(校际结对、全学段共同体)、学段衔接(目标内容阶梯化、资源评价共享)突破个体局限。她强调,唯有以理念革新、课程创生、课堂突破、生态协同筑牢根基,才能培育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未来一代,呼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经过专家领航的理论指引、课堂实战的精彩示范、经验共生的思维碰撞和总结提升的内化吸收,教师们既收获了丰硕的学习成果,又明确了未来的实践方向。相信新教材的理念必将在烟台市各小学校园里开花结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英语学习中收获快乐与成长。

莱山区、高新区、长岛区、龙口市教师代表分别谈收获感悟与践行计划。

"研"途花开,"语"你同行。为期三天的烟台市小学英语新教材培训暨课堂教学研讨会圆满收官;在这场集专家智慧、名师示范、同伴共研于一体的专业盛宴中,我们见证了理念的更新、方法的革新和智慧的交融。

责任编辑:李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