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百科

首页 > 实时讯息 >

省教育厅厅长林如鹏:让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学生“零代码”体验AI应用开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7:14:00    

4月10日,广东省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正式发布广东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落地的“两素养1纲要”方案——《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广东省中小学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广东省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在粤东粤西粤北和农村地区,可能存在专业师资欠缺、设备系统陈旧、课程资源缺乏的情况,人工智能教育应如何落地?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林如鹏在发布会上表示,广东从去年开始,连续4年每年提供2亿元专项经费,重点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教学设备采购、师资培训和课程开发,将继续通过组合策略,确保“人工智能教育不落一校、不落一生”。

首先是推进资源普惠开发。广东针对网络条件有限的地区,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通人工智能教育专属频道,定期播放知识讲解、操作演示和应用案例等教学视频,确保学生通过视频也能获得优质教学资源。

同时,建立省级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库,整合珠三角地区的优质课程(如项目式学习手册、微课视频等),通过“粤教翔云”平台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开放,支持教师下载和使用。

“我们还将加强设备适宜配置,为农村学校配备简易器材和设备。”林如鹏介绍,例如基于国产芯片的微型边缘计算设备,开展轻量级 AI实验(如图像分类、语音识别)。依托国家和省级云平台,为师生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GPU算力资源,支持体验简单的模型训练和项目实践(如农业病虫害识别、方言语音合成等)。推广低代码AI开发工具及应用,如简单智能体搭建,降低技术操作难度,让学生“零代码”也能体验AI应用开发。

结合粤东粤西粤北的农业、生态、文旅等特色场景,广东还将设计“看得见、用得上”的AI实践项目。例如,利用图像识别技术监测作物生长,设计智能灌溉系统,赋能农业发展。学生也可以参与真实问题的AI解决方案设计(如茶叶品质分拣、乡村旅游智能导览),增强学习获得感。

此外,强化师资梯队建设。广东将构建“AI种子教师-学科教师-师范生”三级人才梯队,选拔骨干教师参加省级AI教学研修班,掌握前沿技术与教学方法,成为区域“领头雁”,并开展“AI通用能力+学科融合”培训,帮助学科教师将AI工具融入日常教学。

在师范生储备方面,广东将在省内师范院校开设人工智能教育辅修课程,定向培养具备AI教学能力的师范生,补充农村师资缺口,并组织珠三角优质校教师与粤东粤西粤北教师结对,实现“优质师资下沉”。

采写:南方+记者 陈伊纯 吴少敏 钱明雅

拍摄:南方+记者 张梓望 许舒智

【作者】 陈伊纯;张梓望;吴少敏;许舒智;钱明雅

广东教育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