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百科

首页 > 实时讯息 >

董家口商渔共治联管中心正式成立 ——共筑海上安全新防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7:08:00    

大众网记者 陈博 通讯员 张倩倩 报道

4月22日下午,董家口商渔共治联管中心成立仪式在董家口航运中心隆重举行。董家口海事局、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局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联管中心的成立,是贯彻落实国家《“商渔共治”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4—2026年)》《海洋渔船交通安全管理七大提升工程工作方案》和《山东省提升海上安全治理水平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举措,旨在通过跨部门协同、智能化监管、全链条执法,为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发展之需:从“松散协作”到“制度共治”

近年来,董家口港作为山东省重要港口枢纽,发展势头迅猛,年吞吐量持续攀升,商船与渔船交汇密度显著增加,海上交通安全风险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董家口海事局与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商渔共治”三年攻坚行动方案,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创新构建“商渔共治”新模式。联管中心的成立,打破了以往部门间“单兵作战”的局限,通过整合海事、渔业资源,推动信息共享、动态共管、违法共查、救援共助、安全共促的“五共”机制落地,实现从“松散型配合”向“制度型结合”的跨越,为商渔船协同治理提供了示范样本。

核心职能:智能化、精细化、常态化“三箭齐发”

联管中心作为实体化运行平台,将聚焦三大核心任务,全面提升安全治理效能:

1.智能化联防联控

依托智慧海事平台和渔船动态监控系统,构建全域感知网络,打造“一屏观全域、一网识风险”的智能中枢。通过实时追踪商渔船动态,对高风险警示区、密集交汇区实施“精准预警”,实现风险隐患智能识别、应急指令秒级响应。例如,在商渔船碰撞高发的凌晨“黑色四小时”,系统将自动识别并提示碰撞风险,值班人员通过VHF16(甚高频通信设备)频道对高风险船舶进行逐船点验,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概率。

2.精细化联合执法

建立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重点整治渔船违规关闭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VHF等行为。通过“电子巡航+无人机巡查+码头驻检”立体化执法模式,对碰撞高发区实施24小时轮巡,并对违规渔船采取“召回+处罚”双轨处置,确保执法不留死角。设立“商渔连心桥”服务平台,推行“监管服务进渔港、普法宣传到船头”行动,确保“风险隐患港内清、安全屏障海上筑”。

3.常态化警示培训

建立事故案例“双通报、双警示”制度,定期组织涉海企业开展“一案四查”(查隐患、查漏洞、查责任、查整改),通过责任倒逼,压紧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联合开展“安全大讲堂”,推出商渔船船长“互登互学”活动,组织船员走进对方船舱,实地了解操作规范。2025年计划覆盖培训船员超3000人次,推动“开阔水域最小会遇距离”等安全理念成为行业共识。

展望未来:共绘海洋强省安全蓝图

安全是发展的底线,共治是平安的基石。联管中心的成立,不仅是治理机制的创新,更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践行。下一步,董家口海事局和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将深化合作机制,围绕“共建、共享、共治、共进”的总体目标,积极开展联建共建活动,联合镇街、企业、船主,通过制度共商、风险共防、责任共担,打造商渔船协同治理的“齐鲁样板”,为“品质西海岸”建设赋能聚力,为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