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百科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曾经辉煌的三大 “倒霉酒”,往昔家喻户晓,现今超市无人问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9:24:00    

白酒可是全球六大蒸馏酒里的扛把子,更是咱们中国老百姓的文化招牌。什么八大名酒、十二种香型,都是这棵参天老树上开出的金花银朵。

可花无百日红啊!白酒江湖这几十年来,有的牌子乘着东风一飞冲天,也有的像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几天就凉了。最让人唏嘘的是那些"过气明星酒",当年可是家家酒桌C位,现在蹲在超市角落积灰,年轻人路过都不带多瞅一眼的!

(一)全兴大曲

全兴大曲来自四川的全兴酒厂,有着200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虽然没有其他名酒那种动辄数千年的悠久历史那么震撼,但全兴大曲凭借着自身的实力,连续四次荣获“全国名酒”称号,与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等名酒齐名,并共同占据着全国的白酒市场,称其家喻户晓一点也不夸张。

特别是在90年代末期,凭借着“品全兴,万事兴”的口号,连续三年销售额达到12亿,风头一时无两。

命运转折点:

然而,在全兴处于巅峰时期时,一个足以改变其命运的关键时刻出现了。1998年的一天,一位酿酒工人在车间地下意外发现了一座跨越元、明、清三代的古老酿酒作坊。这一发现不仅被评为1999年的10大考古发现之一,还成为了全兴酒厂进军高端市场的基石,于是“水井坊”应运而生。

辉煌的落幕:

但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时,仅支持全兴大曲这一款产品就已经让全兴酒厂耗费了大量精力。若再想支撑起水井坊冲击高端市场,只会导致资源分散。在一番艰难抉择后,全兴酒厂不得不“放弃”全兴大曲,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水井坊上。随着水井坊占据了大部分市场资源,全兴大曲从巅峰迅速下滑,连续数年停滞不前。

就这样,一代名酒逐渐走向衰落。在今天这个选择更加多样化的市场上,曾经辉煌的全兴大曲已经变得鲜有人问津,真正到了卖不动的地步。

(二)安酒

安酒厂成立于1951年,同年茅台酒厂也成立了。这两家酒厂承载着贵州人的希望,开始了它们的故事。一开始就是传奇的开端。在第一次全国评酒会上,贵州安酒就荣获了“甲级酒”的称号(甲级酒共有18种,其中贵州安酒独占两种)。在贵州名酒评比中,安酒连续四届获得名酒称号,荣誉满满!

白酒界的先锋:

到了1988年,安酒的产量规模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行业第一。同年,更是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白酒集团,开创了先河。接下来的几年里,安酒屡获各种奖项,让其他名酒羡慕不已。

大厦将倾:

辉煌来得快去得也快。快速发展的安酒被假酒问题绊倒了脚步。1992年,贵州白酒行业遭遇困境,市场上假酒泛滥,许多不良商家借安酒的名声大肆牟利。当时各大酒企对品牌保护意识都不强,面对假酒问题,安酒集团无法做出有效应对。结果不到一年时间,这座曾经的高楼大厦便轰然倒塌,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三)国康1935

这款国康1935酒出自酿酒人范应华之手,他是顶尖酱酒集团的酿造工艺大师,40年的酿造经验,在退休后又与一群酿酒师共同打造了这款国康佳酿。

在酿酒初期,范应华就坚持高标准,亲自在仁怀本地产出的红缨子搞了,挑选颗粒饱满、单宁丰富且支链淀粉含量超过90%的红缨子,为酿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千锤百炼,方成好酒

这款酒采用了复杂的“12987”工序酿造,并经过165道工艺细节的精细打磨。每一步骤都离不开范老的亲自指导。基酒经过五年的窖藏,又勾调入10年老酒,让酒体的风味更加正宗浓厚。从酿造到勾调,整个严谨的工艺确保了酒的高品质,使得这款酒在市场上一直备受欢迎,赢得了众多酒友的喜爱。

品牌与态度

国康不让消费者喝得放心,却不靠华丽的包装或大量的宣传,而是凭借扎实的酒质赢得了当地的好口碑。然而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不做宣传的品牌很容易被遗忘。国康渐渐被埋没,很多外地人甚至以为这是劣质酒,导致销售不佳。但在本地,国康的口碑坚不可摧,常常收到好评,是宴请招待的首选。

清澈的酒体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口感纯正突出。望着那淡黄色的酒液,仿佛琼浆玉液一般诱人。当粘稠的酒液滑过舌面时,甜香、微涩、酸爽依次绽放,丰富的层次感让人感到口舌生津,满足而愉悦。如今这款酒依然有不错的销量,至少本地不少老一代酒友都是它的忠实粉丝。

回到现实中来看,喝酒的人往往都向往大品牌。但这样做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毕竟,谁没有经历过自己的辉煌时刻呢?换句话说,每个人或品牌都有过自己的巅峰时期,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和适应不同的情况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