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学名为蒿属植物,是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它在春季幼苗高6cm~10cm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收,经过晒干处理后,根据采收季节的不同,分为“绵茵陈”和“花茵陈”。绵茵陈呈卷曲团状,颜色灰白或灰绿,表面密被白色茸毛,而花茵陈则茎圆柱形,多分枝,表面淡紫色或紫色,具有独特的芳香和微苦的味道。
茵陈的使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并被列为上品。其原名“因陈”,因春季由陈茎再生而得名。在古代,茵陈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其苦泄下降、性寒清热的特性使其成为治疗黄疸的重要药材。
茵陈的主要药理作用包括清湿热、退黄疸。它含有绿原酸、滨蒿内酯等化学成分,能够有效保护肝功能、利胆、扩冠,适用于治疗甲型肝炎、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等疾病。此外,茵陈还具有解热、抗炎、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驱虫以及抑制皮肤真菌与细菌等多重功效。
在中国民间,茵陈幼苗常被采来食用,如制作茵陈糕和茵陈团。然而,药用茵陈并非幼苗,而是茎叶。古代本草书籍记载,茵陈应在五月、七月或立秋时采收并阴干使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茵陈的多种药用价值。它不仅用于治疗肝胆疾病,还被用于治疗风瘙隐疹、湿疮瘙痒等皮肤病。茵陈的煎汤外洗是常见的外用方法,而内服则通常以6g~15g的剂量使用。
为了保持茵陈的药效,应将其储存在阴凉干燥处,并注意防潮。在使用时,应根据医嘱或传统用法用量进行,外用时则适量煎汤熏洗。
综上所述,茵陈不仅在传统中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现代研究也不断揭示其广泛的药用价值,使其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宝贵资源。
茵陈茶是一种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的春季养生饮品,制作方法简单且多样。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制作方法:
1.传统晾晒法
采摘:选择春季的嫩茵陈,通常在二月采摘最佳。
清洗:将采摘的茵陈反复清洗干净,确保无杂质。
晾晒:洗净后沥干水分,放在阳光下晾晒,其间需翻面,直至茵陈一碰即碎。
保存:晒干的茵陈可装入茶叶罐中保存,便于后续使用。
2.炒制法
晾晒:按照传统晾晒法将茵陈晒干。
炒制:将晒干的茵陈放入锅中炒制,直至香气四溢。
冲泡:炒制后的茵陈可直接用开水冲泡,方便快捷。
3.煮制法
准备:将晒干或炒制的茵陈放入养生壶中,加入纯净水。
煮制:选择花茶模式,煮10分钟,可反复煮至汤汁无色。
调味:根据个人口味,可加入枸杞、红枣等,增强养生效果。
4.混合绿茶法
研磨:将茵陈与其他药材(如绿茶)按比例研磨成粗末。
冲泡:每次取30克~50克,用沸水泡闷10分钟,再加入绿茶闷5分钟即可饮用。
注意事项:茵陈的最佳采摘时间为春季,此时药效最佳。保存方法:晒干或炒制后的茵陈需密封保存,避免受潮。茵陈茶具有清热去湿、养肝护肝的功效,适合春季饮用,但不宜过量。(牛金永)
交通运输部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在建勐关高速公路工程项目“3·2”边坡塌方事故挂牌督办
03-25新疆兵团:特色农业“种”出乡村振兴好“钱”景
03-26今日,光明日报福建日报头版头条联合发文,共赞“山海经”
03-25事发长虹路!多人被拦下!
03-25从小城驶向全球,一辆代步车的市场进阶之旅
03-26繁花与音符共舞!贵阳路边音乐会嗨唱贵安樱花园
03-25上海青浦区总工会协同各部门全面推动落实产改新举措
03-26长城基金杨建华:关注AI产业链新变化
03-26阿布扎比打造全球最完整基因数据库 挖掘DNA“数据金矿”
03-25北京今日下午阵风五六级,最高21℃,夜间高海拔山区雨夹雪
03-26中交二航局G331项目党支部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04-04IPO雷达|兢强科技回复北交所问询,亏本供货遭质疑,毛利率合理性成焦点
04-04果然视频|清明祭英烈,大批学生到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扫墓
04-04双向奔赴的温暖——民乐县总工会又收到锦旗,点赞!
04-04百余名小朋友齐聚襄城月季花海 沉浸式解锁乡村生态研学新体验
04-04山东职业学院牵头成立“龙鲁”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联盟
04-04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坚决反对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免税待遇
04-04观天气丨清明时节雨纷纷 出游莫忘伞随身
04-04西安铁警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党日活动
04-04美股暴跌超1600点!特朗普、美联储官员最新发声
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