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百科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象会客厅 | 许子东:文科,能否握住AI时代的方向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4:40:00    

2025年春天,一场席卷全球的“学科瘦身”计划,让文科专业掀起“倒闭潮”:复旦大学宣布“文科做精、工科做强”的改革方针,将文科招生比例压缩至20%;哈佛大学同期宣布裁减历史、文学等30门课程。Deepseek的横空出世、AI技术的狂飙突进,让一场关于“文科存亡”的舆论风暴席卷全球。文科真的陷入末日了吗?智能时代,文科是否还有价值?我们能否承受一个没有文科的世界?本期《大象会客厅》,邀请知名学者、文学教授许子东共同探讨。

许子东,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荣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这次采访许子东,我们约在了深圳,从深圳湾遥望跨海大桥,桥的这头是深圳,而那一头,就是他定居和工作的地方——香港。21世纪初,身为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在《锵锵三人行》《圆桌派》担任嘉宾,是最早一批进入电视领域参与公共讨论的知识分子,在网络上留下“直言不讳”“敢说”之名。

理科VS文科晚上回家吃饭重要还是看电影重要?

解飞:我看到您一本书《书生之见》,在谈论一个话题,说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文科生更难。这本书已经是二〇一几年的书了,所以放到今天这个环境,问题只能是更突出。大家更多强调理科,似乎是又重新提起了“文科无用论”。

许子东:要是一定要裁掉,那我们晚上回家,吃饭重要还是看电影重要?那要是只有这点钱,那就吃饭,电影别看了。要是吃饭的钱有的多,不是吃不了饭,只是你要到那个包房去还是大堂吃,你要喝茅台还是喝一般的二锅头,有选择的话,那你也希望能够留下一点钱,去看一下《哪吒2》,就这么简单。今天要是国家危机到一个时候,只靠理工科了,那先砍文科,没有什么好抱怨。但要是国家GDP还在每年5%地增长,现在小康社会达到了,在向强国方向努力了,在这个时候砍文科,就好像一个人,打一个比方,就是一个人身体壮、吃得饱,享受有按摩、有健身,他脑子可以停下来?

解飞:我看您一直以来都非常喜欢就一些社会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许子东:哈佛一个教授,他最近写了个评论评我的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好,他说我能够从学术圈内外的不同视角来讨论问题,我觉得这是个知音。你想好你要研究鲁迅,可是很现实,你要先找到工作,这就是现实,所以这个问题是两面。太多人要这个实际的赚钱的东西,这是个矛盾,没办法,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选择。我碰到过北京的研究生,然后你多聊几句,他的问题都是,等到读到博士生,30多岁了,老婆在家乡,也想来北京,但我能不能留得住?不知道。所以你看,你设身处地到他的脑子里想,他有多少时间可以来想王国维、柏拉图? 他很多的时候要在想,他能不能留在北京,能不能进这个圈?

解飞:文科生如果是更多的务实主义,而缺少理想主义的话,您认为是一种可悲吗?

许子东:不是可悲,这很现实,这没有什么可悲的,凡现实都是合理的,黑格尔说法。你碰到这样的问题,你也会这样想,对不对?他要是把小县城的老婆丢掉了,像路遥《人生》一样,那才有点可悲。他很实际,当然你会替他着想。所以如果你吃不定,如果你不是非常喜欢《红楼梦》,你去读《红楼梦》做什么呢?这吃不了饭。那个时候你就先看一下,什么工作能做得好,能让你帮妈妈付医药费,能让你小孩在城里读书,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这不鲁迅早说了么,第一生存,第二温饱,第三发展,文科是发展阶段。

我们要真正尊重文科 待遇非常重要

解飞:今天很多的孩子或者家长会问一句,就是报专业的时候报哪个呢?那一定是报一个好找工作的,或者说眼看着现在的大热的专业,周围有没有听到类似家长的这种声音?

许子东:要是我的亲戚来问我这样的问题,我就会说,你先读理工科,先读外文。你理工科赚钱,你是经理,你是总裁,你赚了钱了,再喜欢庄子,再喜欢黑格尔都可以。我记得一个拿诺贝尔奖的香港人说过,找工作三个原则,第一是interest (兴趣),第二是challenge(挑战),第三是you still get paid(获得报酬)。我觉得这三条里面,最重要的还是第一条。所以这话听来有点奢侈,文科找工作难啊,赚不到钱啊,所以学文科人会越来越少。但文科有个好处,你不急,它不像理工科,别人出了好的,你差了一点就没了,你完全没生存的余地。大家都看DeepSeek,你知道DeepSeek导致多少其他的大计算网完蛋吗?一将成名万骨枯。文科不是这样,你鲁迅伟大,但是不代表另外有一个人写东西丧失他的价值。

解飞:您在香港教书,您在面对学生的时候,会有觉得好像文科招生会难,大家好像学理科的热情更高,会有这种感受吗?

许子东:香港的大学的中文系,收生一直非常稳定,跟经济、金融什么差不多,原因是因为就业很稳定。香港大部分的中文系的学生,毕业以后是中学教书。给你讲个简单的数字,你一开始工作月薪就三万多港币,然后你在五年以后,你大概就有七八万港币。所以我的学生,在30岁左右,如果一男一女同学谈恋爱的话,他们就中产阶级了,月薪就十几万了,就可以开始买楼、买车,当然买的不是很大。所以你刚才讲的就业的问题,这不存在。所以我讲这番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真正尊重文科、尊重师范,待遇非常重要。你不能让教书的老师都靠业余培训学生拿外快,来维持中等生活。尊严不是空的,尊严是要有实际,所以好的人会读师范。

把文科办成工具 才是最让人担心的

人们去反驳“文科无用论”时,总是在强调“不应以短期经济效果衡量文科的价值”,可是一旦经历文科与真实世界交手的挫败,以及意识到文科与市场分离的现实,以上那些反驳的话术就显得很苍白。在人工智能浪潮袭来的当下,或许,我们最应该追问的是,今天的中国需要怎样的文科?我们要培养怎样的文科人才?

许子东:就文科来说,文科跟理工科的大区别是,理工科主要是对物的,物是人的工具,文科是对人的,所以文科大问题倒不是经费的问题,而是你不要把文科也办成工具,这个才是更重要的问题。大学里的文科,你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现在的大学里边有几个问题。第一个,用理科的方法管理文科,每个人要求发表论文,然后有很多人很早就转读政工专业,我知道像复旦大学中文系老师几十个,以前只有两三个政工干部,现在有十几个,原来这些学政工的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就知道,他不需要读《文心雕龙》,读什么黑格尔,他不需要去煞费苦心讲,人的灵魂到底怎样、浮士德等等这样的问题。就是现在的文科,整个培养机制,有一点往工具化的方向发展,这个才是最让人担心。我们刚才不是说文科是大脑吗?你放弃大脑,你把文科当手脚培养,就算经费不卡的话,那文科也是名存实亡。

文科是社会的方向盘

解飞:我听到一个特别振聋发馈的问题,说就算是重视文科,文科是培养大脑的,可是为什么现在的思想家、哲学家是越来越少了,并没有越来越多?

许子东:现在社会四肢发达、大脑简单。最近朋友送给我一个眼镜,那个眼镜它有发声音。

解飞:你说那个AR增强现实的那个眼镜?

许子东:然后我这么一碰就把你拍下来了,然后也可以拍录影,这就理工科造的东西嘛。但是他只管造,他不管你们怎么用。我们一拿上来,我们就知道这个问题很多了,你去SPA(水疗)的地方,你也这么按一按,就把很多人都拍下来了。

解飞:伦理问题。

许子东:你看这有伦理的问题,有法律的问题,有社会秩序的问题,这些就是文科的问题了,而且它是相通的。诺贝尔只管造炸药,他的奖金是用来让人家研究文学、和平等等,社会就是这样寻找平衡的。

解飞:所以理科是这个社会的加速器,或者是油门,文科有的时候是你发展过快或者速度过快的时候是一个刹车、一个保险?

许子东:不是刹车、保险,是方向盘。

解飞:比如说现在的这个AI(人工智能)时代,大家通常会认为,似乎到了一个质的飞跃,或者是一个颠覆的时刻到来,您认为文科在当中将要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许子东:我觉得有点夸大对AI(人工智能)。目前看到它是物,它就把人创造的东西,用最快的速度把它编成一个菜单,让你们做进一步的工作,就是拿别人的东西重组。最主要是文科是独特的,跟个人有关,跟灵魂有关。你今天说你用张爱玲的笔调,写一写下雨天的傍晚,在上海湖南路喝咖啡的心情,写得很漂亮对不对?但你再跟它讲,用男人的笔调写,在杭州西湖边有什么事,它写的又差不多,这就是机器。还有一条最主要的是,你在它上面Chat(聊天)的东西,你可以Chat(聊天),别人都可以Chat(聊天),真是回到同一起跑线了。倒是平等,那你的独特性在哪里?除非你非常愿意消除人的个人性,你认为人的个人性就是未来世界的敌人,那你会欢呼,终于有一天我们把人的差异都消灭了,那让他们消灭吧!

人生只有一次 不做点尝试对不起自己

成长于1980年代“文科的黄金年代”,许子东目睹了社会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的变化,也亲眼见证了启蒙从街头辩论退守到点赞按钮的全过程。当学生在求稳和务实中没有了冒险精神,民众的思想在算法推荐中逐渐退化,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否会是人类最后的坚守?

解飞:现在这个社会上,大学生“考公”,就是考公务员人数每年都在激增,这个背后,当然是有很多人求稳的这么一种心态。您曾经提过一种观点,就是现在社会对成功或者价值的判断单一化。那么在您看来,求稳是这个时代的必然吗?

许子东:趋利避害的人性,人是往那个方向,所以这个是很悲观的。我们要改变这个东西。《繁花》里边最有意思的人物叫汪小姐,体现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跟今天的社会恰恰成鲜明对比。现在考公是首选,那时候,离开外滩27号才是中国的出路。有时候我觉得,我们那个时代还挺幸运的,1980年代,虽然我们很多学生挤在一个房间里,上下铺,虽然每个月拿的是我作为工厂工人的几十块工资,虽然那个时候发文章极其艰难,但那个时候我觉得明天会更好,真的觉得明天会更好。

解飞:所以你们是标标准准的理想主义。

许子东:这也要感谢时代。那个时候就很多路,你可以自己去开拓。现在当然一切都更加安稳了,一切都更加规范化了。但说到底还是应该乐观一点。因为你只有这一次机会,You don't have second chance(你没有第二次人生了)。

解飞:面对今天在文科当中迷茫的年轻人,如果您用一个经典的文学的观点,去给他们做一个寄语的话,您会对他们说什么呢?

许子东:那我只能乐观一点说,还是鲁迅的话:路本来是没有的,走的人多了就有路。主要还是人生就一次,短短几十年,你不做点尝试,对不起自己。

审核:摆向光 陈萍

记者:张晓燕 韩梦怡 解飞 唐晓晴 李宁 武亚楠 张钒